三晋史话:他本想削弱秦国,却反倒让秦国有了统一六国的实力
在我国古代史上,大兴土木工程往往容易激起民变,甚至因此亡国。秦朝修建万里长城、隋朝开凿大运河都在王朝的更替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因此,在战国末期,实力最弱的韩国因惧怕秦国,就想出了忽悠秦国去大兴土木的“疲秦”之计。
郑国(生卒年不详),战国时期韩国新郑(今河南省新郑市)人,水利专家。
当时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弱的韩国为阻止秦国对外扩张,就派遣郑国赴秦,忽悠秦始皇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人工灌溉渠道,期望通过这一项浩大工程,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,使其无力征伐。
秦王中计,采纳了郑国的建议,命其开凿引泾渠道。后来秦国察觉到这是韩国的阴谋,秦王大怒,想要杀掉郑国。郑国辩解说,修此渠不过“为韩延数岁之命”,为秦却“建万世之功”,秦始皇于是让他继续主持完成了这项工程,这便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郑国渠。 张家口时政网
果然,郑国渠的开凿不但没能起到"疲秦"的初衷,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,使关中地区成为当时最富庶的地区,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此渠修成后,“于是关中为沃野,无凶年。秦以富强,卒并诸侯,因命名曰郑国渠”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nazumedia.com/18297.html 山西资讯网
- 相关文章
- 最新文章
- 推荐文章
- 山西省14名个人14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巾帼奖表彰
- 抢抓“黄金期” 按下“快进键” 山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
- 今年山西要新建5G基站2.5万个
- 2022年山西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
- 首届山西正能量网络精品展播活动获奖名单公示
- 2023—2025年 山西将实施扶残助学圆梦工程
- 五村十年话变迁——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山西乡村考察足迹看乡村振兴
- 文旅局长组团花式邀客 宝藏山西期待常态化“破圈”
- 【胡律师说法】“老年人不落座公交不发车”的潜规则是如何形成的?
- 大道通衢筑坦途配套设施渐完善 “太忻”四梁八柱拔地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