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侯兔尊:7只全国罕见的青铜兔 满满的仪式感
在山西省晋国博物馆内,陈列着4件兔尊,两大两小、两种造型。一只大兔尊匍匐在一个矮长方形器座上,背上立喇叭形口。另一只大兔尊,背上开长方形口,口上有盖,它四腿蜷曲,双耳向后并拢,似要跳跃,其余2只小兔尊跟它造型相同。它们出土于同一座墓葬,像极了一个四口之家。
铜尊是盛放美酒的器具,这4件憨态可掬的兔尊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土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—天马遗址的晋穆侯墓,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。这座墓葬保存完好,未经盗扰,真实再现了出土遗物情况。
晋穆侯的父亲晋献侯却没有这么幸运。根据考古资料,他的墓葬在1992年被盗,3件青铜兔尊幸存了下来,1件兔尊背上立喇叭形口,另2件兔尊造型相同、大小不等,均在兔背上开长方形口,口上有盖。这“一家三口”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。 财经新闻网
“我国目前考古出土的青铜兔尊非常少,这7件兔尊很珍贵。”晋国博物馆晋文化研究室工作人员袁莉芳说。
在艺术形象设计上,这7件兔尊既呈现出简单、写实、实用化的特点,又有西周礼器典雅高贵的贵族气质。它们腹部两侧各有同心圆纹饰三周,由里向外依次为火纹、四目相间的斜角雷纹及勾连雷纹。
为什么晋献侯和晋穆侯父子偏爱兔尊?这是一个目前没有答案的问题,可能与兔子有美好寓意等有关。
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建文介绍说,晋献侯稣是第七代晋国国君,曾随周王征战受到赏赐,为纪念此事,便铸造了一套16枚的铜编钟。晋献侯死后,陪葬的不仅有这套编钟,还有大量铜器、金器、玉器,以及我国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、陪祀车辆最多的车马坑,还有那3件青铜兔尊。他的儿子晋穆侯也多次跟随周王或奉周王之命征战。 滁州新闻网
“我国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,兔子有多子多孙、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。古人常将兔的形象融入生活中,希望为自己带来福气。”袁莉芳说。(记者王学涛、马志异)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nazumedia.com/5123.html 山西资讯网
- 相关文章
- 最新文章
- 推荐文章
- 山西省14名个人14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巾帼奖表彰
- 抢抓“黄金期” 按下“快进键” 山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
- 今年山西要新建5G基站2.5万个
- 2022年山西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
- 首届山西正能量网络精品展播活动获奖名单公示
- 2023—2025年 山西将实施扶残助学圆梦工程
- 五村十年话变迁——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山西乡村考察足迹看乡村振兴
- 文旅局长组团花式邀客 宝藏山西期待常态化“破圈”
- 【胡律师说法】“老年人不落座公交不发车”的潜规则是如何形成的?
- 大道通衢筑坦途配套设施渐完善 “太忻”四梁八柱拔地起